扬子晚报网6月12日讯(通讯员 冷松 卫萍 雨旸 记者 陈咏)“艾粽飘香岁月酬,千载汨罗泪长流。九死报国离骚颂,震古烁今万载留。”10日,扬州职业大学留学生公寓,留学生们集体朗诵了一首《屈原颂》,提前过起中国端午节。
学包粽子
“这首诗是我们老师创作的,前几天上《中国传统文化概况》课时教给我们的,通过它,我们了解到屈原、粽子和中国人的爱国精神,我们觉得很有意义!”来自柬埔寨的祥国松说,“今天我们能和中国老师和朋友一起亲手包粽子,过中国端午节,感到十分兴奋。”
记者了解到,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都是第一次包粽子,他们一步步完成卷粽叶、装米、捆线等环节,每个学生都很用心,包得小心翼翼,虽然包出的粽子“千姿百态”,但多次尝试后,还是成功地包出了像样的粽子,个个兴奋不已。“起初看着老师们的示范动作,我们都觉得挺容易,但真轮到自己动手了,却怎么也包不起来,可能这就是中国古话里说的‘知易行难’吧!”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孙晓梅笑着说:“试包了两次我都失败了,后来终于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成功了,好开心呀。”
秀作品
随后的包粽子、猜谜语等互动环节中,留学生与中国师生通力合作,共同闯关,现场洋溢着温馨的笑声。“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,每逢节日都能得到中国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,我不孤单。”来自马尔代夫的米芾是一个中国“历史迷”,他说:“因为端午节,我了解了中国深厚的古代文化,还了解了扬州城两千多年的历史。现在中国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学党史,我下一步也打算‘研究’一下让中国走向富强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,将来回国,我会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告诉身边的人。”
扬州职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党总支负责人表示,举办活动,希望让疫情期间留在学校的留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,通过亲自动手,感受中华传统风俗文化,将课堂知识学以致用。
校对 盛媛媛
编辑 : 郭凤